时间
更多
文章
  • 文章
  • 产品
  • 商铺
  • 论坛
  • 视频
搜索
首页 >> 文旅 >>文化资讯 >> 陕西红色文物的力量
文旅
更多
详细内容

陕西红色文物的力量

时间:2021-04-20     【转载】   来自:陕西日报

延安宝塔山。 省文物局供图

西安革命公园。本报记者 师念摄

1224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40703件(套)可移动革命文物,76家革命纪念馆。

陕西是延安精神的发祥地,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陕西革命文物类型齐全、数量众多、序列完整、等级较高、内涵丰富。

在保护革命文物方面,陕西坚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修旧如旧、保留原貌。在利用革命文物方面,今年陕西遴选100个旧址推出“红旗漫卷——陕西革命旧址云上展”,通过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1 完善法规体系,夯实革命文物保护基础

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

保护革命文物,首先要完善法规体系,着力夯实革命文物保护基础。

为做好延安445处革命旧址的保护利用工作,早在2001年,陕西便颁布了全国首个省级层面革命文物地方性法规,即《延安革命遗址保护条例》。2020年省人大结合全省革命文物保护工作实际,对该条例进行了审议修订,修订后的《陕西省延安革命旧址保护条例》为全省革命文物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此外,陕西制定印发的《关于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方案》,为全省革命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依据。

陕西省文物局启动《陕西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按照“集中连片、突出重点、国家统筹、区划完整”原则,推进《陕西省陕甘片区革命文物保护规划》《陕西省川陕片区革命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开展《陕西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编制,启动《陕西省抗战文物保护总体规划》预研,推动《洛川会议旧址保护规划》《杨家沟革命旧址保护规划 》《李有源故居保护规划》等编制。

摸清革命文物家底,才能做到保护不遗漏。

为做好长征、党中央转战陕北等专题类革命文物的保护,2016年陕西组织实施了陕西省红军长征遗迹调查、党中央转战陕北期间革命旧址调查;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革命文物名录公布及排查工作,同时对全省未纳入普查的革命文物进行排查梳理,全面摸清全省革命文物底数;组织相关技术单位,建设陕西革命文物大数据库,提升革命文物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为补齐陕南地区革命文物短板,进一步摸清汉中、安康、商洛三市辖区内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数量及保护利用现状。陕西创新性地将文物调查、规划和保护维修三方面力量整合,共同实施“陕南地区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专项调查”,为陕南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2020年底,陕西公布《陕西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包括不可移动革命文物75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46处;可移动革命文物40703件(套)。

此外,陕西各地市注重本地区革命史的研究,《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发展》《宝鸡革命遗址通览》《陕甘边与照金》《渭华起义》等一大批研究成果相继出版发行;延安加强对革命旧址内涵的研究,编辑了《红色记忆——走进延安革命纪念地》系列丛书;全省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建立了56个陕西省党史教育基地,出版了《全国革命遗址普查成果丛书(陕西卷)》《初心永恒——革命先烈的信仰与追求》《中国共产党的延安时期》等多部著作,为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提供了支撑。

2 加大修复力度,提升文物保护层级

在革命旧址保护维修工程中,陕西坚持研究与保护维修相结合、预防性保护与抢救性保护并重、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等原则,提升工程的科学化水平。

近年来,陕西先后实施了陕北革命旧址保护修复、延安市老城区重点革命旧址环境整治提升等多项革命文物保护专项工程;先后完成了清凉山、宝塔山、凤凰山、西北局、杨家岭、鲁艺、枣园等革命旧址外围拆迁工作,实现了旧址保护与改善群众生活水平互惠共赢。

在片区整体保护理念的指引下,陕西与四川、重庆、甘肃、宁夏等分别建立川陕片区、陕甘片区革命文物工作协作机制,合力片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积极推动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规划编制,加强对文化公园内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项目的支持力度。先后实施陕北革命旧址保护修复、延安革命旧址群保护展示等一批革命文物保护专项工程,枣园、杨家岭、杨家沟、照金、马栏、渭华起义、西安事变、西北联大等旧址得到有效保护,全省革命文物保存状态得到明显改善。

同时,陕西加大对革命文物保护级别提升的支持力度,促进保护利用水平提升。2018年陕西公布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86处,涉及革命文物167处,占58.4%;2019年国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涉及我省35处,其中革命文物占11处,占31.4%。

此外,陕西积极探索文物保护项目立项及评审新方式,在项目立项、工程方案评审等环节,组织协调专家对延安部分保护项目实施集中会审,有效缩短了保护工程的周期。延安桥儿沟革命旧址东西山保护维修工程荣获“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西北局革命旧址抢险加固工程荣获“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

延安革命纪念馆。省文物局供图

延安新闻纪念馆。资料照片

3 提升陈列水平,拓展活化方式

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节点,陕西全面提升革命旧址及纪念馆的展示陈列水平,推进延安新闻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的改陈布展,支持延安文艺纪念馆、三战三捷纪念馆、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等新建纪念馆的陈列布展,打造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的精品工程。

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陕西以革命旧址、革命纪念馆为依托,推动革命文化进校园,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陕西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清凉山、西北局、桥儿沟等革命旧址活化利用窑洞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体验式窑洞群青少年研学基地、干部培训基地,创新性地延续旧址原有居住、办公等功能,实现旧址保护与利用的相互促进;蓝田、凤县通过深入挖掘革命文物价值与内涵,打造了一批红色旅游品牌线路,弘扬了革命文化,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依托革命旧址、博物馆纪念馆,5年来陕西累计办展900多个,仅2020年全省革命旧址、博物馆纪念馆接待学习参观超过千万人次。

同时,陕西加强革命文物内涵挖掘及研究成果出版,《红色记忆——走进延安革命纪念地》系列丛书、《陕甘边与照金》《渭华起义》等一批研究成果出版发行;加强鼓励革命主题文艺作品创作,增强革命文化的亲和力和感召力,红秀《延安 延安》以及《延安保育院》《1212西安事变》等革命题材文艺作品口碑爆棚,深化了革命文化的传播效果。

此外,陕西加大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数字化工作力度,目前已有19家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通过线上展出,拓展了革命文物的传播渠道;推进 “延安革命旧址陈列数字化及互联网+展示提升项目”建设,整合革命旧址数字资源,提升了延安革命文物信息化服务及展示水平;推进陕西省“互联网+革命文物教育平台”建设,打造5G革命文物全媒体传播体系,对革命旧址进行全景式、立体式、延伸式展示宣传;陕西革命旧址云上展、“咱们八路军”抗疫微信表情包等一批作品引起强烈反响,拓展了革命文化的传播范围。(本报记者 师念)

“小青马”。资料照片

记者手记

让革命文物“说话”

毛泽东骑过的“小青马”、书写《沁园春·雪》时使用的小炕桌……一件件革命文物见证了革命先辈们为民族解放所作的卓越贡献。

延安宝塔山、铜川照金、咸阳马栏、渭南渭华……一处处革命旧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救国兴国强国的伟大贡献。

革命文物承载着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陕西革命文物资源突出,1224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和40703件(套)馆藏革命文物,承载了无数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重大事件。

保护好革命文物,就是保护好历史的见证。去年,陕西启动“陕南地区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专项调查”,基本摸清陕南地区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家底。今年,启动“陕西省黄河流域革命文物调查”,确保省域内革命文物分片划区的专项调查工作全覆盖。

管理好革命文物,才能实现在保护中传承。去年,省文物局增设革命文物保护处、西安市文物局设立革命文物处、延安市专设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从机构到人员、从管护意识到管护力量,进一步夯实了保护利用革命文物的基础工作。

运用好革命文物,就能激活发展的正能量。革命文物“会说话”,它们彰显了党在百年岁月中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和历久弥新的初心使命,陕西各地结合革命史实及旧址分布特点,打造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品牌,用好红色IP资源,开发文创产品,推进保护与利用相互促进。

百年历史激荡,文物见证荣光。把陕西的革命文物保护好利用好,使其能够持久释放强大的红色力量,以激励三秦儿女奋斗新时代、启航新征程。(师念)

世闻網版权与免责声明
更多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世闻網(www.swqqw.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世闻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闻網www.swqqw.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电话:029-81629067

seo seo